序言:
疫情悄然来袭,国家号召医护人员前往武汉,前往疫情一线。你去了,没有犹豫没有慌张,不顾医疗用品短缺,只想更多的人生命不受损伤,只想让更多的性命有生的希望。这一去青春在抗击疫情的时光中定格;这一去再也听不见一声声地呼唤;这一去今天的幸福与快乐只是曾经的想象。没有豪言激昂,没有壮语张扬,只有前仆后继的胸膛。在万家团圆的日子,你义无反顾,奔向危险的最前线。在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候,你悄然离开......在这次疫情里,有无数这样的英雄。我们所记下的,也许只是千万分之一。如果不是这场灾难,我们也很难知道,平平无奇的人群中,原来藏着这么多闪亮的灵魂。他们普通,朴实,但也了不起!这些闪闪发光的普通人,让我们心中有力量,眼前有希望。
鲸鱼死后坠入深海,遗骨却能变成数万新生命的天堂,甚至流传百年。正所谓“一鲸落,万物生”,死亡不是终结,而是希望和生生不息......静默、追思,缅怀逝者,致敬英雄!谢谢你们给我们的岁月静好。
浩然英雄气,长存天地间。不论是战争年代,还是和平年代,是他们的负重前行换来了山河无恙,岁月安宁。世间没有永恒,但爱与思念例外。
悼念夏思思
夏思思医生出生于1990年,享年29岁,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她始终坚守临床一线。2020年1月14日,夏思思接触并负责的一位病人于当天下午确诊为新冠肺炎,随后本人也出现持续高烧、昏迷等症状。隔离治疗时,她依然期望治愈后回岗位工作,她主动提出把ICU床位,让给病人。而家里还有两岁的孩子等她回家。
夏思思医生坚守岗位,尽职尽责的品质值得大家学习,此外她舍己为人的精神更令人敬佩!在前线,她负重前行,用生命换来无数条珍贵的鲜活的生命,换来了更多人的健康的生活环境。而我们每个人都更应珍惜现在的安宁,珍惜他们所做的一切。———夏思思医生的精神永存。
——马玫婕
悼念孙士贞
2020年2月1日,一位年近花甲的村支书倒下了,这本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年,但疫情,将他永远留在了这一年。孙士贞,任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薛庄镇城阳村支部书记。在大年初二那天,他开完疫情防控紧急会议后,一口气没歇就开始布置抗击疫情工作。他说:“疫情形势再严峻,城阳村不能出乱子”。他还说:“我是党支部书记,有了困难我先上。”。果然,他先是用了接近奇迹的速度,完成了对全村900余户的排查,又亲自上阵,坚持每天带队巡查,就这样,他与疫情奋战了六个昼夜后,因劳累过度不幸殉职。就连去世后的丧事,也是草草收场。
他深刻的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、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。也真正的唤起了自己工作了十几年的城阳村里的人们,对疫情的重视。有人说,他不在了,但我确定,他还在,他永远都在,因为他为人民而奉献的精神,不仅仅鼓舞着人民抗击疫情的决心,他的精神,还一定会被上亿的中国人民铭记。
——杨澄锦
致敬黄锡璆
疫情蔓延,在带来恐慌与死亡的同时,也单身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事迹。例如,北京年近八旬的老党员、小汤山医院设计者黄锡璆主动请缨赴鄂支援建设,在“请战书”里写下同一个理由:“我是共产党员”,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,他心怀大爱,慷慨请战,逆行而上,报名去抗疫一线:“我自愿报名参加医疗救助团队”放弃和亲人团聚的时光,无惧被病毒感染的风险,冲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,不计报酬,不畏生死。
这些闪烁着人性光辉、奋战在抗疫战场上的忙碌身影,汇聚成了攻无不克、战无不胜的中国力量!令人敬佩……
——王歆漪
悼念宋英杰
宋英杰是一名药剂师,在1月22日湖南省出现了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,他马上意识到人手可能不够,正被安排可以回家的他自愿留下来继续工作。他仅仅需要留在二线就好,可是他承包下高速公路那里,每天检查体温询问状况,几乎没有休息时间。按理说他做这些事就好,可是他又承包了药房的工作。
他的父亲说他是一个懂事又阳光的人,从不传递负能量,不管多累都会帮助父母干农活,他的其余时间全花费在工作上,每次都舍己为公。
2月3日凌晨,宋英杰由于劳累过度而牺牲,年仅28岁。
他的青春犹如花海一般永久绽放,他是一名医护人员同时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白衣天使,愿英雄走好。
——黄薪语
悼念肖俊
温厚、勤奋、老好人、有求必应……这是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肖俊医生留给同事们的印象。但他的生命,永远地停在了2020年还未到来的春天。在肖俊确诊的前两天,偶尔提过“感觉有点不舒服”,但当时,来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越来越多,大家都非常忙碌,1月20日下午,肖俊才抽空去做了CT检查,检查出患病。因为确诊,但医院爆满,根本没有空余的病床,所以肖俊决定回家隔离,不想给大家添麻烦。直到病情加重,26日,他才正式住院治疗。因为肖俊为人“过细”,因此,年轻医生来到科室后,多交给他带教,有医生需要换班,也会找到肖俊帮忙,因为他几乎不会拒绝。但最后因病情恶化,经抢救无效,于2020年2月8日18时13分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去世。
他是我们的英雄,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一个个美满的家庭,但自己却去往了另一个世界。我相信在那个世界,没有病毒,没有劳累,是一个神圣、美好的地方。病毒并不可怕,是因为有那些愿为我们付出的人放下家庭,用凡人之躯抵挡病魔。他们本是无名者,却是烈士,人们永远会珍惜那台承载生命的呼吸机,而“肖俊”也将如烙印一般铭刻在人们心中。愿四月百草开,您在那个世界,能闻到人间芳香。
——陈飞瑶
悼念刘智明
在这个世界的各个地方,总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永远逆风而行,把我们牢牢的护在身后,他们就是最美的逆行者——所有的医护人员。
刘智明就是其中的一员。刘智明是武汉市武昌医院的院长,他临危授命,三天改造武昌医院504张床位,收治病人。1月24号,他被检测出新冠肺炎,住进ICU,但他依然在协调物资,履行着院长的责任,还多次拒绝了妻子的陪护请求。2月14日刘智明病情恶化,2月18日去世。他也是疫情爆发后第一位因新冠去世的医院院长。
他作为院长,即使病危,也还在努力工作。他同其他医护工作者一样把苦和累留给了自己,将健康与平安带给了我们。向死而生,救死扶伤,他用热血和忠诚书写了“逆行者”的使命。“愿以存心寄华夏,且将岁月赠山河。”他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。
——张炜煊
悼念李文亮
有些人的岗位看似平凡,却总会鞠躬尽瘁挺身而出。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,但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。李文亮医生走了,尽管生命指征几个小时前已经停止,但因为有“还在抢救中”的消息传出,无数人都睁大眼睛,双手合十诚恳祷告,等待一个渺茫的转机出现。然而最终,奇迹还是没有降临。尽管自己病情垂危,当工作群里号召医生们报名到防疫一线时,他还是积极响应:“我好了也报名”。医者,无私无畏者也。这未完成的使命,于他而言,也是激发求生意志的最大动力。可惜造化弄人 为众人抱薪者,还是猝不及防地冻毙于风雪。 雪会覆盖他的身躯,但却掩埋不了人们的哀思。今天清明,山河同悲,同悼逝人。悼念李文亮医生等烈士们,爱着这个世界的人们也应被世人所爱。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同他们一起永远留在了那个冬天。希望我们能记住有人永远留在了这个寒冬,只为让更多人迎来春天。是他们的坚守,换来了我们平安祥和。
——杨思语
悼念抗疫烈士
疮痍动地憾新耀,有本无奏徒萧条
中枢神速策奔至,杏林春满不飘摇
剃发除病天下恭,多难兴国见行效
且陌万邦春风拂,不见旧制朱颜老
天底彻红独东方,鄂地病除何求庙
百谣中佩实百破,新战里玉龙新啸
曾几白衣生死卜,方庭黎庶苦煎熬
热血忠魂告捷日,不见旧巷影无劳
忘身扼守度仁者,明朝阴霾尽驱遥
万里胞情誓凯旋,几度十年短出鞘
仁心施治稳天下,不容残垣叹沧桑
刀山火海前已渡,天崩地裂灯明耀
万类灾厄明令降,一笔天赐记华阳
——于苏麟
给抗疫战士的一封信
我知道,我们现在在家里的“安逸”都是奔赴在一线的你们替我们负重前行。除了看到你们的担当、付出,我们更是收获了一份份感动与勇气,我们在家不能亲身体会你们的劳累与心情,但我们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与信心。近几日看着不断有好消息传来,我们的信心倍增,脱离这困境的时日就快到了,一定要多保重,平平安安的。希望最可爱、最可敬的你们,一定要坚持到春暖花开的时刻,我们一起展开笑颜。
——王浩宇
后记:
万花未赏做浮云,舍却年华向暮春。
情系他乡赴国难,心存大爱照寰尘。
诗篇犹忆荆襄事,烟雨泣书逆行人。
共我西风擎祭酒,悲歌壮士泪英魂。
只要我们心里铭记,他们就永远在我们中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