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年前,一只思想的铁锤,敲醒千年沉睡的雄狮
100年前,一把智慧的镰刀,割断一切旧世界的枷锁
100年,是一座厚重的里程碑,凝结着几代人的求索
100年,是一首辉煌的交响乐,演绎着命运的潮起潮落
100年来,是一艘沉稳的航船,满载着中国人图强的梦想
100年来,是一只嘹亮的号角,奏响中国人奋进的凯歌
从1921年到2021年,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征程。这100年来,她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,百折不挠,建立了新中国;又艰苦奋斗,励精图治,实现了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,使中华民族焕发出蓬勃生机。
在这100年里,音乐工作者创作了大量讴歌时代,反映人民心声的优秀歌曲,传唱至今。一首红歌,记录一段峥嵘岁月;一首红歌,象征一面光辉旗帜。走过季节的群山,穿越时空的隧道,岁月长河里的红歌,倾诉着不同年代的回忆。
什么是红歌?
学生答案不一:
革命歌曲!耳熟能详!大人们都会唱!
红歌不同于其它歌曲,它歌声嘹亮,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一段悠久的故事。回荡红色经典旋律,让人们的心灵再一次收获感动和震撼。红色经典旋律,积淀着一种坚定执着、大义凛然、气壮山河的革命精神,凝聚着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新生继而迈向辉煌的厚重历史。
新时代的我们也有我们的歌唱!
请欣赏朝外来初校区精彩的表演瞬间!
“雄赳赳、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”,70年前,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,肩负着人民的重托、民族的期望,高举保卫和平、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,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,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。70年来,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。
请欣赏7.1班---原创诗朗诵《致无名英烈的一封信》以及合唱《我爱你!中国》的精彩瞬间。
请欣赏7.5班朗诵《我的祖国》精彩片段
《团结就是力量》由牧虹作词、卢肃作曲,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。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,实行"抢光、杀光、烧光"的疯狂政策,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广大农村参加斗争。为了配合这场斗争,牧虹和卢肃同志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时间里,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《团结就是力量》。这首歌是这个小歌剧的幕中曲。主要强调的思想就是:团结起来就是力量,在困难当中要依靠自己,坚持抗战,迎接新中国的到来。相信自己,争取美好的前途。
请欣赏7.3班朗诵《可爱的祖国》精彩瞬间
《我的祖国》是1956年出品的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中国电影《上甘岭》的插曲。乔羽作词,刘炽作曲,原唱者是中国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。这首歌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、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。歌词真挚朴实,亲切生动。
2007年,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,也特别选用这首歌曲搭载。
请欣赏8.1班---原创诗朗诵《中华颂》精彩瞬间
《歌唱祖国》歌曲创作于1950年9月15日,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,著名作曲家王莘从天津到北京去购买乐器。返程路过天安门时被金色晚霞笼罩的天安门广场吸引,抬头看,一面鲜红的国旗在霞光中高高飘扬,令人心潮澎湃,32岁的王莘灵感突现,前面四句歌词脱口而出。王莘登上返津的火车,思绪如飞,边唱边写边打拍子,歌词与曲谱几乎同时喷涌倾泻出来。回到家时,王莘与妻子王慧芬同声哼唱,王莘连夜一气呵成地写完第二、三段歌词。
1951年9月12日,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令:在全国广泛传唱《歌唱祖国》。歌曲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、开场曲或结束曲。
请欣赏8.1班合唱《歌唱祖国》精彩瞬间